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自治區社會公益型科研事業單位,是國家林業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點實驗室、廣西優良用材林資源培育重點實驗室、廣西特色經濟林培育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科學中心南緣地區種質創新及茶油加工實驗室等4個?。ú浚┘壷攸c實驗室的依托單位,獲得國家林業局東盟林業合作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林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油茶、松脂產業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和國家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國家林業局八角肉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馬尾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油茶良種與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木材資源培育質量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馬尾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為自治區首批“八桂學者”、“特聘專家”、“院士工作站”設崗(站)單位,獲自治區人才小高地,設國家林業局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南寧)和廣西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油茶、紅錐良種基地;建立了油茶、松樹、杉木、桉樹、紅錐等自治區級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廣西林科院綜合科技發展實力位居全國省屬林業院所前五名之列。
● 人員結構:現有在職職工340多人,具有正高職稱35人、副高職稱128人,博士40人、碩士128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廣西優秀專家4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1人,自治區“八桂學者”1人。
● 研究領域:林木遺傳改良、森林培育、森林生態、經濟林培育、森林保護、林木生物技術、土壤肥料、林產化工、熱帶特色花卉培育、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生態能源利用、木材加工等。
● 科研平臺:是國家林業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點實驗室、廣西優良用材林資源培育重點實驗室、廣西特色經濟林培育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國家油茶科學中心南緣地區種質創新及茶油加工實驗室等4個?。ú浚┘壷攸c實驗室的依托單位,獲得國家林業局東盟林業合作研究中心、國家科技部林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油茶、松脂產業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和國家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國家林業局“八角肉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馬尾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油茶良種與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木材資源培育質量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馬尾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單位,為自治區首批“八桂學者”、“特聘專家”、“院士工作站”設崗(站)單位,獲自治區人才小高地,設國家林業局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南寧)和廣西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油茶、紅錐良種基地;建立了油茶、松樹、杉木、桉樹、紅錐等自治區級農業良種培育中心。
●科技成果 :先后承擔國家和部(省)級等各類科技項目1000多項,獲得科技成果700多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21項,省部級獎勵160多項;申請專利880件(其中PCT專利2件、發明專利757件、實用新型專利121件)、獲得授權專利388件(其中發明專利291件、實用新型專利97件);制定標準152項(其中行標22項、地標123項、團標7項);通過審(認)定林木良種188個(其中國家級15個、省級173個);申請植物新品種權36個、獲得授權15個;申報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57項、通過登記120項;注冊商標14件。出版科技專著71部,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2016年、2018年、2019年,科技成果登記數分別位居全區科研院所第一;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多年位居廣西科研單位前三。1985-2019年,專利公開量、授權量在全國林業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二,僅次于中國林科院。主辦的《廣西林業科學》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推廣應用:培育桉樹優良無性系、松樹、杉木、油茶、花卉及珍貴鄉土樹種苗木2億株以上;在全區乃至全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技術推廣服務網點130多個,建立試驗、推廣林總面積達100多萬公頃,使廣西松、杉、八角等主要造林樹種的林木良種應用率達75%以上,桉樹、油茶良種應用率達到100%,極大地提升了科技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