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林科院承擔的“大百合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與優良種質篩選”開展現場測產
發布時間:2023-09-15 作者: 文/攝:黃曉露 來源:經濟林研究所 總瀏覽:165 今日瀏覽:1
2023年9月13日,為促進我區林下經濟發展和大百合種質資源培育與利用,加快廣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大百合種質資源調查收集與優良種質篩選”的順利實施,廣西林科院、桂林市林科所組成的大百合研究團隊邀請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趙曉美高級農藝師和龍勝縣林業局陳能愿高級工程師,在龍勝縣江底鄉建新村林下大百合種質資源收集圃進行優良種質測產。
專家現場測定了龍勝上孟、臨桂崇善、臨桂黃沙、貓兒山、大坪江、坪江河和泗水牛背浪等7個3~4年生大百合種源,鮮鱗莖平均產量442.24kg/畝,折合出粉53.07kg/畝,其中產量最高的種源鮮鱗莖平均產量648.92kg/畝,折合出粉77.87kg/畝。藥食兩用植物大百合產業發展,不僅提升優質綠色森林食品和森林藥材供給能力,滿足人民群眾營養健康的需求,還可以因地制宜發展森林產業經濟,打造鄉村現代特色生態產業,成為鄉村經濟的增長點。
專家測產現場